兩會上的万泰娱乐“好聲音”
踏上新征程👳,奮楫再出發♓️。在充滿希望的春天裏,2023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出席全國兩會的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肩負人民重托出席盛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
“世界科技競爭越來越取決於‘塔尖’上少數拔尖創新人才🤵🏿♀️,這需要我們在守牢教育公平底線基礎上,關註兩端。” 在6日的上海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万泰娱乐黨委書記梅兵作關於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發言。她提出🛳:“守牢教育公平底線外🚵🏿♀️,警惕考研‘高考化’趨勢”的觀點,得到媒體和社會廣泛關註🛹。
梅兵所認為的“兩端”📓,一端是少數具有某學科超常潛質學生的培養👰🏼♂️,要為他們開辟和暢通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一體化的識別🦧👶🏿、培養“綠色通道”,強化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早出、快出拔尖創新人才。另一端是代表國家最高教育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要警惕考研的“高考化”趨勢,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推進研究生招生和培養體製機製改革,讓研究生站在創新的最前沿,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更加凸顯了教育在“國計民生”全局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為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站位#️⃣,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這個大局來系統謀劃。”梅兵認為,教育強國建設要從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戰略高度來思考謀劃◻️。要明確國家各部委和各級地方政府在教育強國建設中職責任務和工作路徑,把責任落到實處。比如🦴,面對未來競爭,符合國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應該是具備國際視野👍🏼、身心健康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這就需要用好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文教融合、體教融合等“催化劑”,推出更加科學的設計🚣🏼♀️、更加靈活的機製◼️,讓相關部委🪖、單位🥩、行業、科研機構👨👩👦👦、企業深度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產學研一體化、五育並舉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些都涉及體製機製改革🚣🏿♀️。”梅兵說,近年來💆🏼♀️,上海依托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可以爭取更多先行先試政策和傾斜支持,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4️⃣。
梅兵認為,教育強國建設要以新發展理念構建多樣化發展的教育生態🤵🏽♂️👊🏽。從大教育生態來說♿,辦好教育、培養好人才,學校、家庭、社會都有責任,要有相應的政策和製度,協調好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關系🧛🏽,推動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形成思想共識和行動協同🧑🦽➡️,特別是要久久為功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的人生🏰。
從小教育生態(即教育系統內部)來說,要形成草木繁茂👨🏼🏫、百花齊放的景象,需要關註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等與普通教育,各個學校特別是高校😩,以及學生培養中存在的同質化傾向,促使各級各類學校都能定位清晰👍、各司其職、追求卓越👇🏿、充分發展🏄🏽。梅兵說👏,以高等教育為例,我們一提到頂尖大學,往往就只想到綜合性大學🧱。而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全球城市除了有一流的綜合性大學外,還有許多位居世界前列的小規模專科性學校。這些學校不僅為國家為城市培養了一大批業內頂尖人才💫👩🦼,也為國家和城市的軟實力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我們要花大力氣建一批包括綜合性和專科性的頂尖高校,黏住一批頂尖人才🧑🏽⚖️,培養一批頂尖人才🤹♀️。”
在梅兵看來,一個國家是否稱得上教育強國🤡,關鍵要看自主培養的人才能否支撐國家參與世界最前沿、最先進的科技競爭和產業競爭。在面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需要構建基於行業崗位需求進行科學預測的人才培養結構動態調整機製,深化產教融合和產學研協同育人👨🏻🎤👨🦳,把參與高水平科研訓練作為培養創新人才重要環節🚴🏿♂️✬,把參與行業一線生產實踐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必備條件🧚🏼,促使人才適銷對路🤞🏿、供需匹配。在點上🚓,需要造就一批拔尖創新人才📗,在守牢教育公平底線基礎上,關註兩端‼️,早出🐈、快出拔尖創新人才,滿足科技創新所急所需。
作者:王海燕
校對🪐:皮小姐
轉自😞:解放日報·上觀新聞